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時間:2023/1/17 15:45:18
冀政辦字〔2022〕168號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支持省級及以上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以及國家和省批復設立的各類新區、示范區(以下統稱園區)投資建設項目(不含住宅類房地產)快速落地投產,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措施。
一、強化政府前期統籌
(一)加大園區建設用地儲備。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收儲、統一開發、統一供應”要求,市、縣政府和雄安新區管委會應根據城市建設發展和土地市場調控的需要,科學制定年度土地儲備計劃,優先儲備空閑、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設用地。各地應有效保障土地儲備項目的資金需求,規范開展土地征收和前期開發工作,為“凈地”“熟地”供應提供保障。(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自然資源廳)
(二)建立用地指標激勵機制。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園區內重點發展區域、重點支持產業和急需開工重大項目所需土地指標給予傾斜保障。各地要統籌“增存掛鉤”核算計劃指標,集中向省級以上開發區、省市重點項目傾斜,優先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12個省級主導產業和107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三)加快編制形成“一張藍圖”。強化發展規劃統領作用,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市政工程、地下空間、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形成“一張藍圖”。完善業務協同平臺,建立規劃信息查詢制度,推進數據信息開放共享。(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人防辦、省氣象局、省地震局等省有關部門)
(四)推動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加強前期服務指導,強化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建立重點項目儲備庫,實行滾動管理機制。各級政府要明確項目前期服務的部門職責,針對項目選址、環境影響、抗震設防和安全生產等建設條件和要求,指導意向投資主體及時開展相關評估評價事項,做好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減少后續審批階段跨度用時。(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應急管理廳、省氣象局、省地震局等省有關部門)
(五)強化區域評估及應用。指導市、縣對園區內各類評估評價應評盡評,并及時對外公布區域評估成果,明確適用情形。規劃水資源論證、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地震安全性評價、考古調查勘探、氣候可行性論證、水土保持區域評估成果直接共享復用,區域內項目不再進行單項評估評價。未列入節能審查目錄的項目,區域節能評估報告直接共享復用,不再進行單項評估評價。符合規劃環評結論的建設項目,可與規劃環評共享區域環境質量、污染源調查等資料,簡化選址符合性分析、總量控制要求、配套基礎設施可行性等內容。(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地震局、省氣象局、省文物局等省有關部門,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二、規范審批關聯事項
(一)提高規委會審議審查時效。將召開規委會納入項目建設全流程管理,推動規委會召開時間與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查緊密銜接。(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二)推行項目前期服務一體化或項目總承包招標方式。將項目可研、勘察、設計等前期服務項目作為一個整體項目招標,或采用工程總承包招標模式(EPC),壓縮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同專業間銜接時間。(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調整費用繳納方式和標準。在招投標領域,大力推行保函(保險)在投標、履約、工程質量保證金繳納中的應用,企業可以以保函(保險)方式繳納。各市、縣政府和雄安新區可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標準范圍內,研究提出本地征收標準,逐級上報省財政廳,經省財政廳審核報省政府批準后執行。各市、縣政府和雄安新區管委會在國家和我省政策范圍外確需減免、緩征、停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須向省財政廳提出申請,經省財政廳審核后,報省政府批準。(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四)設定中介服務和技術性審查時長。工程設施設計、地質勘察、項目咨詢、圖紙審查類中介服務時限,分別不超過30、30、20、12個工作日,在簽訂項目合同時予以落實。納入審批環節、由政府部門委托第三方開展的技術性審查服務時限一般不超過15個工作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評審和設計方案專家評審不超過20個工作日。(責任單位: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五)簡化園區項目報審程序。園區項目報審過程中,需省級或市級審批的事項,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一律不再經由下級部門初審轉報,項目單位直報終審部門。(責任單位: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三、簡化重點環節審批手續
(一)調整環評和人防審批時序、范圍。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與施工許可并聯實施,不作為施工許可的前置條件,項目開工建設前應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防空地下室建設審批由工程規劃許可前調整至施工許可前。物流項目中的物流倉庫等生產用房、輔助生產用房,不再配建防空地下室。(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人防辦,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二)規范國家安全審查。各級國家安全機關明確涉及國家安全事項審查的區域范圍。處于該區域范圍內的,建設單位應在辦理選址或工程規劃許可前,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申請進行國家安全事項審查;不處于該范圍內的重要敏感項目在審批過程中需征求國家安全部門意見,其他一般性項目不需征求國家安全部門意見。(責任單位:省國家安全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三)擴大施工許可豁免范圍。工程投資額在200萬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低層一般性工業廠房工程可不申領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既有建筑進行不涉及主體或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以及進行不包括建筑裝修內容的建筑裝飾工程,建設單位(產權人或使用人)承諾后可不申領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四)拓寬驗收確權方式。對已滿足使用功能、符合項目整體質量安全要求、達到安全使用條件的建設工程,允許項目單位根據需要申請單體或分期竣工驗收,并辦理相應不動產登記手續。(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國家安全廳、省人防辦等省有關部門)
四、擴大園區自主權
(一)支持園區按需擴區。對已實現產業高度聚集,原開發區范圍內土地已基本開發利用完畢,土地集約利用程度在同類型開發區中排在前三分之二,符合園區擴區相關條件的,省級予以支持。(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科技廳,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二)落實園區管理權限。在不突破國家現行產業準入政策的前提下,園區根據自身功能定位,自主制定產業準入標準和目錄。充分賦予園區管理機構建設項目相關的審批權限,已賦予園區的管理權限,各地各部門不得變相截留或收回。(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等省有關部門)
(三)推行首違不罰包容性執法。省市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單位和施工單位首次發生無主觀故意、情節輕微且未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和危害的違法行為,以警示教育、限期整改為主,免予行政處罰。(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
五、健全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支持工業產業項目發展作為提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省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形成合力,及時出臺具體配套舉措,加快推動促進工業產業項目發展的政策落地。各地要加強工業產業項目發展統籌,結合產業特色,完善具體落地舉措。
(二)強化督導考核。各地各部門要將項目建設政策落實情況列為年度重點督查內容。建立定期督導檢查機制,對若干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定期通報并公開工作進展和成效,確保各地充分利用好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
(三)建立反饋機制。各地各部門要及時總結支持工業產業項目發展的政策舉措、項目審批用時等情況,定期報送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要深入剖析典型做法、總結成功經驗,適時在全省推廣應用。